2023-06-09
6月8日,在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发表了一系列对新媒体的看法,并接受了深圳报业集团记者的专访,以下为转载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正推动各行各业发生巨变。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在媒体传播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看来,通用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发展可以帮助传播在数量上实现全球覆盖,应该下功夫来做这项工作。AI(人工智能)通常指单一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而AGI则更加通用化。
谈及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陈跃红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自然语言算法,大数据平台的预训练平台等新技术使知识的获取、生产及传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给未来的中国文化及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他表示,当前传播中国文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传播的数量覆盖有限,这导致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如果能够重视使用预训练大语言平台,使用自然语言处理、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就能推动中国文化覆盖全世界。
“我们需要利用大量的智能媒体、智能空间进行传播,可以精准化地深入到每一个有基本阅读能力和媒体使用能力、网络使用能力的外国人心中,他们会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更多的认知和更多的选择。”陈跃红说。
在谈及国际传播常常造成的文化误读现象时,陈跃红强调,需要寻找双方文化中有共性的概念术语和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成为共同的表达形式和表达话语。
他提出,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避免过度诠释,“提供生动的视频场景,无需太多的语言去强制地灌输。我们应该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国外的民众了解我们的传播内容。”
针对西方国家社会环境的匮乏选择相对应的传播内容也十分重要。陈跃红解释道:“比如,上个世纪二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年轻一代对过去坚定不移的信仰崩溃,于是他们到东方来寻找中国的象征物。今天,我们看西方有哪些匮乏,再针对性地传播,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播。不能不管需求,一股脑端过去。”
陈跃红表示,“如何克服文化壁垒、文化误读,跨越文化的障碍,避免过度诠释,然后针对传播对象的匮乏领域进行定向的精准传播,是我们跨文化对话今后在国际传播中尤其要注意的问题。”
转载自 深圳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