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的良好氛围,并激励全体师生继续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官网特推出喜庆第二次党代会系列报道,聚焦全校各单位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亮点工作,展现新时代南科人“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砥砺奋进迈向未来,团结奋斗不辱使命。全体南科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努力开拓新型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教育强国之路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19年4月,成立三年多来,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交叉融汇、具有科技人文特色的文科学院为己任,以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开创新文科发展之路。
机构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精益求精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不断完善学科机构的同时,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六个系级机构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艺术、语言和未来教育等众多学科领域。2022年下半年,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廉洁治理研究院两家校级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并挂靠学院,壮大了学院在文科智库和重大领域研究的力量。在人才引进方面,学院严把人员评聘关口,放眼世界延揽人才。目前学院有各类教师62人,其中教学科研型24人,研究型6人,教学型32人,初步构建起一支一流水准、专业知识交叉、国际化且职业身份多元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虽然学院师资规模相比国内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学院较小,但正是这样一支真正小而精的师资队伍,却承担了全校四分之一的教学课程,二分之一的通识课程。完成了众多特色研究成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绩令人欣喜自豪。
借助学校“双一流”建设契机,学院持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程”等多项制度,各中心制度建设有序推进,系统建设,归集成册,为完善合规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治理效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持久战得到体现,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紧跟学校防控布局,抗疫两年多以来实现疫情防控零差错、零失误。学院党委所辖各党支部参与党员先锋志愿报名55人,20余位同志深入一线支援抗疫工作。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进落实立德树人
人文社科学院从创办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2021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支部被评为年度十佳优秀党支部;在建党一百周年红歌合唱比赛中,人文社科学院荣获一等奖。在办公空间紧张的情况下,学院领导专门安排空间建立党员活动室,作为党建活动阵地。2022年1月9日,在校党委的部署和指导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召开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正式成立。截至11月底,党员总数较1月成立时增加35%,教职工中党员占比稳步提升。
人文社科学院党委“蒲公英”计划之体育特色思政活动
学院党委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举措稳步推进党建工作。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成立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小组,开展相关培训,保障政治安全稳定;整合各中心优势力量,推进落实立德树人。以“书记项目”——“蒲公英计划”为载体,突出“科技+人文”、思政、美育、体育等学科专业特色,传播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精神,不断创新形式,丰富精神内涵,打磨特色活动品牌;发挥党员教师先锋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效融合。李凤亮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论述的哲学底蕴探析》,杨河教授《“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哲学思考》,在党建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刘辉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红色音乐是怎样“红”起来的》,以专业视角传播红色声音。2022年学院党委下辖各党支部获多项荣誉。思政中心党支部获我校首批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培育立项(全校15个),体育中心党支部获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立项(全校6个)。
一流理工科大学要有一流的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文社科学院每年面向全校平均开出各类通识课程逾200门次,共500余班次,选课人数达年1.2万人次。覆盖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基本满足学生对文科课程和语言教育的需求。学院注重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比如人文中心开设“文章诊所”,中心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志愿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写作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语言中心创新特色外语教学与服务体系三层递进教学理念,将“英语作为外语”、“英语作为学术语言”、“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层层递进,形成了外语教育的全链条,“南科英语”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闪亮名片。
召开“特色文科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一系列具有南科特色的体育课程和育人体系先后形成,其中包括:“本科四年体育”“本硕贯通培养”实施计划,即:本科体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构建“3+1”的课程结构;研究生体育结合学院、学科及专业特点开设10-15门体育特色选修课,探索体育课程与学科、专业及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体育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聚焦专项技能、体质监测、日常锻炼三个维度,将学生体质测试内容及课外百公里跑共同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模块化课程和分层教学改革,推行“双轨制”课程评价,推进1-2个教材建设,4-5个MOOC特色优质课程,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能真正掌握1-2门专项运动技术和技能。
召开“特色文科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学院通识教育发展已从“1.0版本”的数量覆盖,逐步向质量提升的“2.0版本”转型升级。为打造文科通识教育2.0版,今年4次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议。2022年5月15日,学院召开“特色文科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校主要领导、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职工110余人出席,为特色文科通识教育谋定方向,也拉开了学校通识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幕。9月29日、10月20日、11月24日,通识教育工作组聚焦通识教育体系优化和质量提升等主题开展专题讨论,为通识教育2.0版本升级夯实基础。人文社科学院将整合力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高质量的特色文科通识教育支持创新人才发展,为实现我校“三三五”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新文科建设初见成效,学术影响力快速提升
成立三年多来,在学院统筹推进下,研究机构建设成果丰硕,学院各中心科研集群效应显现。目前学院已经初步建成具有新文科特色的研究机构平台18个,包括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机器写作研究室、空间与媒体实验室、语音实验室、文化遗产实验室、历史文化GIS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等。中国科幻发展和产业化趋势、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考古陶瓷标本数据库、南科大研究等十余项新文科特色研究陆续展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南科大研究”围绕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书院与学院协同育人等相关主题开展研究,已成为学校内部研究的首要阵地。“新型研究型大学研究”普遍铺开。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聚焦基础教育发展,2022年5月,发布了《未来教育研究中心2022年课题研究指南》,明确十大研究方向,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影响力。
社科中心“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人文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文与创新文化研究中心”及“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先后获批为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考古陶瓷标本数据库陈列馆”获批广东省社科普及基地,助力我校新文科建设高速发展。11月6日,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城市文明典范”学术研讨会在学校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线上线下研讨,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极大提升学校学术品牌影响力。
纵向、横向和国际合作项目有机融合,追求“交叉融汇”的“科技人文”特色研究学术目标。学院成立以来,科研立项超110项,其中包括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仅24位教学研究序列教师的学院,做到了人人有项目、个个有资金。王晓葵教授“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研究”、李蓝教授“中国方志语言资料数据平台建设及词典编纂”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雨副教授“‘全球在地化’下的跨境水治理:知识,尺度与实践”获批国自然基金委员会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双边研讨会项目;王莉莉教授“设施-社会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再地方’:表征、机制与效应”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周永明教授等参与的“融入时空特征的人物知识图谱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沈红教授“高等教育如何影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基于全国本科院校调查与测评的实证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赵建华教授“在线教学的深度互动与精准评价研究”、刘绪教授“民办高校治理模式的效能研究”、姜帆教授“连接大学与产业:杰出科学家的跨界科研合作与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2018年至今,学院教师出版了85部中英文著作,完成歌剧作品3部,发表400余篇学术论文和报刊深度文章,20余份专题研究报告。
学院教师部分著述与作品
学院教师著述和作品屡获大奖。2018年,唐际根教授、荆志淳教授获得中国考古研究领域的最高奖之一“金鼎奖”。2019年,李凤亮教授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吴岩教授获2020年托马斯•D•克拉里森杰出成就奖,长篇儿童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获全国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刘洋老师科幻长篇小说《火星孤儿》,已被改编成12集电视连续剧,电影的拍摄也在准备之中。陈跃红教授、吴岩教授与深圳大学教授联合编剧的科幻戏剧《云身》即将在新年之际上演。陈跃红教授主持,马中红教授主编的《解码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文化研究》,引起深圳市社会科学和政府管理系统关注。周永明教授担任总主编、王晓葵教授担任执行主编的《遗产》辑刊,入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2021-2022)”。李蓝教授《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在中国语言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多年少见的基础科研成果。人文中心杨河教授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研究》(人民出版社)才出版就引起国家宣传部们的关注。李凤亮教授主编的《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果副教授的《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吴岩教授的《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社科中心的《遗产》第5辑和第6辑,都是很有学术分量和原创性的专著。高教中心刘绪助理教授的英文著述《Educa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Rural China: Voices from the Field》,(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2022.9)彰显南科大教师的国际化水准。艺术中心刘辉教授主编的《刘辉演唱歌曲与民族男高音训练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富有个人特色。在国内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中,高大伦教授作为一线专家受邀参加央视频《三星堆大发掘》直播担任嘉宾;唐际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解谜三星堆》《百家讲坛》等节目中受邀担任嘉宾。这些不断涌现的学术成绩,在学术界和社会层面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助力打造人文校园
人文社科学院高端学术讲座成系列推出,成为提高师生人文素养的精彩平台。学院及下属各中心已培育多个学术品牌,如人文中心的“人文名家精品系列讲座”,社科中心的“社科讲坛”、“会士沙龙”,艺术中心的“艺术与科学大讲堂”,高教中心的“高等教育创新讲堂”等,年均在校内外举办各种名家讲座近百场,邀请本学院教授、国内一流学者讲课。通过各类讲座、实践与创作,极大提升学生人文艺术气质。
社会科学中心“陶说”展览,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展览参观,提供专业讲解,已接待参观2000余人次。学院参与主办“科学·科普·科幻”主题展,形成南科大独具特色的“三科”文化,受到媒体多方报道关注。由李凤亮教授任主编、陈跃红教授任副主编的《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系列科普丛书,发行超10万册,被深圳市科协推荐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获第三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11月的鹏城深秋晚风和畅,大沙河畔波光粼粼。由艺术中心参与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庆典暨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开幕晚会”在河畔舞台震撼上演,百余名南科学子与深圳青年艺术家携手带来合唱、舞蹈、独唱、联唱等文艺节目。为期20天的系列活动,用歌舞晚会、音乐会、展览、话剧演出、工作坊等一场场精彩的艺术活动,勾画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南科校园艺术图鉴”。这是艺术中心连续第二年承办学院文化艺术节,不仅吸引全校师生广泛参与、观看,在校外也获得极高的艺术评价和关注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网、南方+、深圳卫视等6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成为我校靓丽的艺术风景。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90周年庆典暨南方科技大学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开幕晚会
展望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乘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东风,团结一心,踔厉奋发,力争早日建成中国理工科大学集群内最具有“科技人文”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文科学院,成为科技类“新文科”标杆之一,为南方科技大学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做出应有贡献。
转载自:南方科技大学新闻网
供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中心
编辑:宣传与公共关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