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邦芬 |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学家,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1年获清华大学固体物理学硕士学位,1981-200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2年为英国物理学会Fellow。曾任国际上多所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现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专家组成员、物理学科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物理学天文学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常委,“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主编、“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等10个学术期刊编委,以及多个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家实验室理事。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第八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他与黄昆先生一起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带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关于半导体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态理论和半导体超晶格 拉曼散射的微观理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现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受限小量子系统物理和半导体超快光学过程理论。

  • 王 贻芳 | 中科院院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2001年,38岁的王贻芳放弃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回国。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成长与发展。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2014年4月,荣获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2015年11月9日,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2015年12月7日,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汤 超 | 中科院院士

    物理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1997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2005年加盟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任终身正教授。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2001年帮助创立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现为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并任主任,2002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03年被聘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1年全职到北京大学工作。他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非线性科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多年来着力用物理学思想及方法研究生物问题,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定量规律和设计原理。发表文章近百篇,被引用万余次。

  • 丁 洪 | 中科院院士

    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首席科学家。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8年至2008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2008年至2022年为中科院物理所的全职研究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主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新奇量子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取得了若干个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8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引用超过9000次。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何子山 | 讲席教授

     国际顶尖天体物理学家,黑洞和类星体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1995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博士学位,之后赴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卡耐基科学研究院天文台破例为他提供了哈勃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办公室,聘其为终身天文学家。何子山成为建台百年来获得这一职位最年轻、也是迄今唯一一位亚裔科学家。2014年,被北大聘为讲座教授、任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何子山教授的研究兴趣涵盖了数量众多但相关的领域,用到了覆盖了光谱能量范围从无线电一直到X射线的一切可用的观察技术。他累计已发表论文数551篇,被引用高达28000,H因子高达80。同时,何子山教授也是多个国家或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在过去的几年中,何子山教授已经发起或主办了超过40个大型国际会议,并受邀作了超过150场重要报告。

Baidu
map